感谢慷慨解囊的朋友们的打赏,我的推荐,我的认知能得到您的肯定,一直是我坚持的动力,非常感谢!
关于两性的电影并不少见,比如著名的《完美陌生人》就探讨了人性之间的背叛,并夹杂了对两性关系的探讨。但很少有电影能够直击男性的卑劣,即使是在《洛丽塔》中,我们能够解读出男主的邪恶与卑劣,但也始终笼罩了一层真爱的迷雾。而且《洛丽塔》的男主,更是一种个例,而非普世价值。
因此,《苦月亮》则可以被称作是一部极为大胆且张狂的电影,他将男性这个群体进行了一场极为猛烈的批判,并对女性群体进行了一场极为严肃的忠告。
爱情,真是一个完美而又恶心的谎言!
《苦月亮》是由美国导演罗曼·波兰斯基自编自导,Pascal Bruckner、热拉尔·布拉什、John Brownjohn联合编剧,休·格兰特、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艾玛纽尔·塞尼耶等主演,于1992年9月23日在法国上映,截至2024年全球票房达到1,862,805美元。
本片可以称为是波兰斯基导演的作品分水岭,也就是从这部电影之后,波兰斯基逐渐达到了艺术成就的巅峰,如后来的《钢琴家》、《我控诉》等基本都是横扫各大奖项。本片目前在豆瓣上有15.8万人为其打出了8.4的高分。
以落雪的个人观感来说,本片虽然没有《洛丽塔》的探索感,但是整部电影的叙事线、故事内核明显更具有看点一些,电影故事流畅、自然。同时也在枯燥无趣中通过情色、转折等,极大增加了电影的节奏感,让整部电影不至于无聊。
不过,在感官刺激之外,本片对人物命运的转变,人性在欲望之中的禁锢与扭曲都呈现得极为恰到好处。甚至可以说本片是一把钝感十足的剔骨小刀,一点一点地割裂男人内心深处的肮脏,极为刺痛与让人记忆深刻。人性在这一刻变得极为脆弱与复杂,同时也更能明白电视剧《金婚》里那“凑合着过”吧的主题思想,极为写实。
甚至与《情人》、《洛丽塔》、《小姐》等电影相比,《苦月亮》都无疑是更大胆的,因为它将人性等普世话题具象到男人与女人这两类具体的社会群体身上,将男人与女人各自的肮脏与不堪赤裸裸的展示在观众面前。这种极为痛苦与扭曲的行为,让人们对爱情,对异性,甚至对自我都将产生极大的怀疑。
因此,可以说这部电影的成功,是将人性放在砧板上一刀刀解剖,一点点将人性的丑陋展现。尤其是男人的丑陋!
另外,与电影本身相比,其实导演波兰斯基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导演,他是享誉世界的大导演,却终身不能进入美国。他深陷性侵丑闻,同时又曾遭遇灭门惨案。导演本身的经历,其实是比电影更为传奇的经历。
以下严重剧透,建议没看过的朋友,先去看本片,再来看落雪推荐!
1、卑劣的男人
讲男人的电影很多,却从没有一部电影能够像《苦月亮》一样,让人对所有男性充满了强烈的痛恨感。
当奥斯卡第一次看到咪咪的时候,他沦陷了,无数次出现在公交车站,只是为了能够再次见到曾让自己心仪的女生。此时,我们本以为这是一部纯爱电影,又或是一部类似《情人》一样的悲情电影。
当奥斯卡与咪咪第一次发生关系时,他满心欢喜。
“没有什么比得上,第一次醒来时的感觉,我就像是伊甸园里的亚当,当苹果的味道留在嘴里,我在世间所寻找的一切美好,都包含在一个女人的身体里,然后我感觉到,在那一刻突然不能自己的沉沦下去”。
可是随着电影的发展,我们却发现本片只是呈现了一个彻底的渣男是如何玩弄感情。但有趣的是,落雪并不憎恨奥斯卡。而本片真正让人感到恶心,甚至让人觉得卑劣的,其实是男主奈杰尔。
奥斯卡的坏,坏得很表面,坏得很具象,坏得很顺理成章。从他第一次出现在电影,我们就知道他可能会是一个坏人,所以会对他的坏有所预期。而他更坏得坦然,坏得光明正大。他恶心、卑鄙、肮脏,但都坏在表面,就像他爱咪咪时爱得疯狂,不爱咪咪时又极尽冷漠一样,但本片里更为可怕的,其实是奈杰尔。
奈杰尔的卑劣,在于他的道貌岸然与贪婪觊觎,他像一头披着羊皮的狼一样悄悄接近每一个猎物,然后露出最丑恶的真面目。奥斯卡的坏,坏得充满了戏剧张力,但奈杰尔的坏,则就像化身成了身边的你我。
他是一个有妇之夫,与妻子一起踏上印度之旅,是为了弥补两人七年感情的疲累,“我想我们需要从激烈的竞争中休息一下”。
可是,他却在第一次看到舞池中央的咪咪时,就目不转睛,垂涎欲滴。他一遍遍的否认自己对咪咪的觊觎,但是又一次次去到奥斯卡的房间,打听关于咪咪的所有事情。甚至在中间抛下自己的妻子,走到咪咪的船舱,想要一亲芳泽。哪怕是在行迹暴露,且恼羞成怒的时候也因为奥斯卡的一句诱惑而缴械投降。
“咪咪想让你听完我们的故事,她觉得这会增加她追求你的机会。我不会舍不得给咪咪权力让他在别处寻找我所无法再提供的,我只是监督她的性事而不是让它任其发展。你可以占有她,奈杰尔,还有我的祝福”。
他如一个普通人一样虚伪,虽然已经有了妻子,但却从所谓的诱惑充满了向往,甚至在最后还以好心的方式诓骗妻子吃药,只是为了自己能够有机会与咪咪一亲芳泽。他的可怕在于你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变坏了,他像一条利己的毒蛇一样,会在自私的时候给你一口。
他与奥斯卡本质是上同一种人,他此时对咪咪充满了向往,又何尝不是奥斯卡第一次见到咪咪时一样的疯狂呢?他对菲奥娜的冷漠,又何尝不是奥斯卡曾经对咪咪的冷漠呢?假设,咪咪真的与奈杰尔在一起了,七年之后,咪咪可能又是另一个菲奥娜。
可以说这部电影把男人的喜新厌旧,以及男人的虚伪表现得淋漓尽致,反过来再看这部电影里的女人,其实充满了满满的卑微。
2、绝望的女人
这部电影里的女人是绝望的,她们像是藤蔓一样,失去了独立的灵魂,只能依附于男人,成为男人可怜的附庸。当男人爱她时,她如鲜花一般盛放,但是当男人背弃她的时候,她就迅速枯萎。
不论是咪咪还菲奥娜都爱得卑微,“因为我爱你,所以我爱任何和你有关东西”。
“我说的都是真的,离开你我无法活下去,求求你,别把我扔出去,给我最后一次机会,我已经准备好答应任何条件,任何条件。只要能和你在一起,什么我都能够忍受。你可以骂我,你可以打我,你可以去找别的女人,你做什么都可以,但是求求你,不要把我打发出去,即使你已经不再爱我,你就可怜我,把我留在身边吧。为了和你在一起,没有任何事时我不会去做的。我乞求你!发发慈悲吧”。
可以说这种卑微,其实才成了这部电影悲剧的主旋律,她们太容易付出了。更为可怕的是,不论是经历了一切以后,与奈杰尔紧紧抱在一起的菲奥娜,还是与被奥斯卡一遍遍欺凌的咪咪,都深爱着对方。
哪怕被男人伤了千万遍,但离开男人就活不了!
当咪咪回来时,她弄断了奥斯卡的双腿,恶毒的给奥斯卡打针,甚至当着奥斯卡的面与别的男人爱爱,但她不可否认的是她依然强烈的爱着奥斯卡。她一边伤害他,一边却又无法离开奥斯卡。那么这时她送给奥斯卡的礼物,就变得极为有意思。
她以千种理由羞辱奥斯卡,然后送了一把枪给奥斯卡,为何?
因为她始终爱着奥斯卡,所谓的折磨与放荡,其实都是她割舍不下的表象,你希望看到奥斯卡的后悔,也无法忍受离开奥斯卡的孤独。从她在船上对奥斯卡言听计从,并帮忙设计奈杰尔,但是对奈杰尔无动于衷。其实都说明了她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放荡的女生,她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刺激奥斯卡。
但这种刺激与她的本心极为割裂,所以她虽然在折磨奥斯卡,但其实更是在折磨自己。每一次折磨对方,都给自己的身上添加一道伤痕,她爱奥斯卡爱得疯狂,她让奥斯卡瘫痪,也只是为了能够将其占有。
在这种极度的疯狂与割裂中,她其实想杀了奥斯卡再自杀,但他没有这个勇气,她太爱奥斯卡了。于是她将枪送给了奥斯卡,既是希望奥斯卡的自杀,同时更是希望奥斯卡可以将其击杀,给自己悲剧的爱情画上一个较为圆满的句号。
可以说从始至终,咪咪都爱得极其卑微。而印度人的那句“相信我,亲爱的女士,孩子是比任何旅行更好的婚姻疗法”,其实是对爱情最大的偏见。
孩子是爱情里的锦上添花,却绝对不是雪中送炭。当菲奥娜抛弃奈杰尔,当咪咪放下男人的时候,菲奥娜与咪咪却意外获得了极致的快乐。
爱情很美好,但有时候离开爱情,说不定会生活的更加精彩。
3、恶心的爱情
爱与性,是一种统一,也是一种割裂。就像电影里的大尺度画面一样,其实都是对爱情的注解。
当两人有爱的时候,性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充满了趣味与美好,值得两人无尽探索。可是当没有了爱以后,性其实也就变得索然无味了。菲奥娜之于奈杰尔,咪咪之于奥斯卡,其实都是这样的感受。
我们一直在探索,为什么电影里会设置大尺度镜头。其实大尺度是一种强烈的感官刺激,可以最大限度让观众感受到电影里的强烈而炽热的感情。不论是《阿黛尔的生活》,还是《苦月亮》,为什么大尺度镜头只存在于电影前期呢?
因为大尺度是爱的体现,当爱情没有了,大尺度也自然而然的消亡了。
其实奥斯卡与咪咪的爱情揭示了一个真理,爱情就是充满了欲望,但是这种欲望又绝对不能得到满足,因为一旦满足了,其实就失去了探索的乐趣。就像看电影不喜欢被剧透一样,在乎的是不断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机械的结局。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觉得落雪说的还有几分道理的,就请转评赞,随便给一个,想从不同维度了解一部电影,想看好电影的话,麻烦大家关注落雪,谢谢!
感谢各位老师的打赏,相比于不多的几元钱,落雪更欣喜的是我的想法、我的认知能得到您的肯定。茫茫人海,能得到您的欣赏,是生命中难得的快乐。无以言谢,却也只能说一声,感谢!